椎牛祭(文化遗产)
来源:学大教育 时间:2016-08-12 16:11:03
非物质遗产文化是中国的一大瑰宝,这些遗产文化需要大家去了解和保护,只有这样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得以流传,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椎牛祭(文化遗产),希望大家能够多理解这些文化遗产。
湖南升级文化遗产之一,位于湖南湘西州,于2006年申报。大致的祭祀过程如下:一块坪地之中,五彩神柱之下,一头水牯环绕突奔,一群握着梭镖的杀手迅猛地向那水牯刺去。祭牛倒地,属于同舅辈叔伯亲便瓜分牛肉,数百乡民跳鼓对歌通宵达旦。这就是苗族的椎牛祭,苗语叫“弄业”(即吃牛或“吃牯脏”)。
文化遗产名称:苗族椎牛祭
申报日期:2006
申报人/申报单位: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
遗产级别: 省
按仪式程序先后有:敬雷神、祭蚩尤,祭主家祖先;敬大舅爷、二舅爷茶酒;杀鸡祭天;献九杯酒九碗肉给玛媾;跳鼓;敬神农;敬盘瓠;求财等节目。
苗族有“奶夔玛媾”(汉语为“神母狗父”)的古老传说。玛媾并非史书《述异志》所描绘的“五彩斑斓的狗”,而是以狗为图腾的父系氏族的酋长。他与奶夔生下七个儿子。这些儿子长大了要找自己的生父,水牛告以实情,说是生父玛媾,不管自己的孩子。儿子们憎恨父亲,杀父逃遁。母亲奶夔气愤地追杀儿子,要拿他们七条命抵父亲一条命。同时,请来孩子的舅父舅母临场作证,在舅父舅母苦劝之下,才同意以七头牛代替七个儿子赎罪。于是,一场隆重的“椎牛祭”便由此产生。椎牛场上竖起七束白吊,由寨民扮演大舅爷、二舅爷,由母族青年子侄接矛轮椎。至今花垣、泸溪县境内尚留有“盘瓠庙”、“辛女庙”等遗址。
“椎牛”,发端于父系社会初期。它以崇苗祖祭苗魂为主要目的。请的先师是苗巫。以群体“独乐”(跳鼓)为娱神手段。按习俗,主家必邀请一群漂亮的苗女,舅辈亲一方必请一批英俊的苗男,汇聚鼓场,歌舞娱神,并重演当年群婚习俗[图2]。“男女各有赠馈,甚至乘夜偕赴林间,为桑中濮上之行亦不较”。
椎牛祭(文化遗产)是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,中国的文化遗产需要大家去了解,更多的文化遗产介绍请登录学大教育网查阅。
热门资讯

-
家教话题【如何提高孩子的判断推理能力】
2018-09-20 -
家教话题【改善青春期亲子关系的六大秘籍】
2018-09-20 -
★以脚踏实地为话题的作文阅读
2018-09-19 -
★工匠精神话题作文及范文3篇阅读
2018-09-19 -
高校自主选拔自荐信写作要注意的八大禁忌
2018-09-18 -
高校自主选拔自荐信你知道如何写吗
2018-09-18 -
自主选拔考生如何写出高质量的自荐信
2018-09-18 -
★2018年镇江中考成绩查询于6月28日开始
2018-06-29 -
2018年镇江中考录取安排出炉 分四批次进行
2018-05-13
热门问题
-
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?
2021-09-03 -
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?
2021-09-03 -
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?
2021-08-13 -
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?
2021-06-25 -
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?
2021-06-25 -
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?
2021-06-18 -
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?
2021-06-18 -
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?
2021-06-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