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榜之路
学大陪你
个性化辅导
关于我们  |  联系我们

益阳虾子起拱(文化遗产)

来源:学大教育     时间:2016-08-12 16:15:28


非物质遗产文化是中国的一大瑰宝,这些遗产文化需要大家去了解和保护,只有这样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得以流传,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益阳虾子起拱(文化遗产),希望大家能够多理解这些文化遗产。

益阳虾子起拱是湖南省的汉族民俗舞蹈。以竹木为架,彩布为衣,虾头约4米,主须为整根竹子,可达七八米长。由30多人掌握虾头,10多人牵扶虾身,10多人扶虾须,随虾头前进。表演时,按“三通密鼓,一槌惊锣”的节奏,在领舞者的指挥下,舞虾人高呼“虾子起拱”,虾头应声上扬,虾须朝天,意为高升。

益阳的汉族农耕文化活跃,耕种、捕鱼捞虾是益阳乡人的两件大事。劳作之后,需要解除疲乏,更重要的是汉族劳动人民要祭祀祈福,逐渐出现了民间杂耍。如舞龙、舞狮、舞虾及舞鱼、蚌等,“虾子起拱”由此演变而来。

据悉,“虾子起拱”是湖南乃至全国独一无二的汉族传统文艺表演形式,2008年纳入了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
益阳虾子起拱(文化遗产)是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,中国的文化遗产需要大家去了解,更多的文化遗产介绍请登录学大教育网查阅。

网站地图 |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: | 服务时间:8:00-23:00(节假日不休)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102-8926 举报邮箱:info@xueda.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

京ICP备10045583号-6 学大Xueda.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-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